孝庄太后
清太子爱新觉罗·胤礽(yìn réng)(1674-1725年),原名保成,康熙帝第七子,母为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除早殇诸兄弟外序齿为皇二子。因同母兄,嫡长子承祜幼殇,故其作为唯一嫡子于两岁时被立为皇太子。胤礽聪慧好学,文武兼备;监国理政期间举朝称誉,颇具令名;但因康熙对其太子的极度溺爱兼之朝中激烈的结党纷争,致太子心理扭曲,后期骄奢淫逸,君储矛盾无法调和,历经两立两废,随之诸皇子展开激烈夺储之争,史称“九子夺嫡”。最终被禁锢咸安宫内,直至幽死。
胤礽
朕乃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一手开创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朕出生的时候,中国还被腐朽堕落的明王朝统治着,女真部落一盘散沙。朕汉语纯熟,熟读三国演义,兵法韬略纯熟于胸,迅速统一女真各部。明万历四十四年,朕建立大金国,定都赫图阿拉。明万历四十六年,朕告天誓师,正式兴兵伐明。万历四十五年三月,明集结十四万大军来犯,朕天威所到之处明军灰飞烟灭,一举歼灭明军六万人,这便是赫赫有名的萨尔浒之战。两年后,朕迁都辽阳。紧接着朕击败了两个大敌——辽东经略熊廷弼和辽东巡抚王化贞。这两个人一死,朕心大慰。天启五年,朕迁都沈阳,也就是后来的盛京。没过多久,朕半世威名毁于宁远。所幸儿孙成器,个个威猛善战,不久便翻开了大清朝宏伟壮阔的历史。
伍次友
伍次友,在《康熙王朝》的电视剧里康熙尊称他是帝师,但实际两人并未真正拜师收徒,只是康熙出于尊重伍次友而如此称呼。第一次看《康熙王朝》的时候是很早了吧,对于剧情大部分已经忘记,唯有那首主题曲还是插曲的《向天再借五百年》让我印象深刻。把一个雄心勃勃的帝王的气势完全演绎了出来。陈道明演的康熙很不错,斯琴高娃演的孝庄太后也好,是剧中的两个灵魂人物。伍次友这个演员忘记叫什么了,刚刚百度居然都百度不到伍次友的图片,只好弄一张我喜欢的黄磊的了。电视剧里的伍次友书生气很浓,不畏权贵,刚正不阿,敢于直言抨击当朝的辅政大臣鳌拜,实属难能可贵。他对于时政的看法更是深得康熙之心,少年康熙多次微服到伍次友住的客栈请教,并始终尊敬有加。
『深宵望月冷』贵为皇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连年迈的爷爷见我也不能少了礼数,这般荣耀,如此荣华,对于一个人来说,足够了。可是对于一个青春美貌的女子来说,不过如此罢了。宫墙碧柳,鸳瓦琉璃,锁不住一颗玲珑心。何况一庭秋月,堪与谁斟?夜夜轩窗,开卷无心读。听不到的脚步声,于梦里也无寻。『一枝独看凉』自古深宫似海,女人怎看得懂,怎争得过?爷爷的理想孙女不懂,孙女只知道爷爷是为了我好。皇上九五之尊,又是才德兼备之人,必有龙翔九天之时,爷爷说是个好夫婿,况且太皇太后老祖宗看重的江山,倚仗的人,那一定是跑不掉的。我,赫舍里,一介弱女子,能母仪天下吗?知书达理,仁慈宽厚倒不足为虑,可是这心计背后的阴暗,这华表深处的邪恶,爷爷我学不来!还有皇上的心,我收不到!『人世太匆匆』属于我的人生似乎很短很短。来不及说留恋,来不及看儿子一眼,我走得不甘心,还有多少事应该目睹啊。皇上皇上,我们的孩子……您要照顾好他!他可以不当太子,可以不要江山,可是他一定要幸福!不要同根相煎,不要血腥争斗。皇位只有一个,皇上您的儿子会有很多个,你多可怜他们吧!给他们命里应该有的,不是命不要勉力而为。
索额图
《康熙王朝》热播的时候距离现在已有不少年头了,酷爱历史剧的哥当时没条件看这部电视剧,多年来没有看电视的习惯和条件,但是偶尔看电视的时候如果几个台一个播时事一个播足球联赛一个播《康熙王朝》,那毫无疑问地会选择历史剧。虽然历史剧本身与历史有一定的差距,并不十分真实,但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内容通过这些演员大腕演绎出来,其风味就更加上一个层次。尤其斯琴高娃演绎的孝庄,那是无人能够替代的一个人物形象,她演绎的孝庄,不能说入木三分,应该说入骨十分。一个女性政治家卓越的眼光和胸怀,一个皇朝气度的彰显,种种在她身上都得到充分的表现。与其说康熙是这部剧的主角,不如说孝庄是。在哥看来,孝庄堪称中国历史千古第一后。康熙盛世,没有孝庄是不可能有的。 纳兰容若 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不如前事不思量,且枕红蕤欹侧看斜阳。我喜欢这般轻轻柔柔的叫,纳兰。纳兰。总觉得,你应是那天上月,一枚美得让人不忍染指的存在。月圆月缺,叹息着尘世间的悲欢离合。月明月落,却只为那最纯洁的存在,纯洁,而又清冷。带着让人悲伤的故事,吟一句“辛苦最怜天上月”!可你却说,“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断肠声里忆平生,你的一生,经历了何等的悲欢离合?是的,别人一说起你,便是出身高贵,——宰相之子,皇帝之伴;文武双全,——自小熟读诗书,骑马射箭。你不是孱弱的书生,更不是鲁莽的武夫。你文能安邦定国,武可匡扶江山。但是你,你就是你啊,多情,而又痴情。那一篇又一篇的诗中,句句是你情浓如血入骨深!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你一生执着渴盼着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而最终,你也便是这般消魂而去,徒留下一缕云烟…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斜阳。今时今日,我惶惶然,想要化身为你,拾起千年的缘,再叹月明!公子要被卡的吐血啊!衣服还死活穿不上!
建宁公主 我是皇太极最小的女儿,在宫中,我曾经是大家最疼爱的心肝宝贝,如果说这一生中我最快乐的时光,那就是我的童年。我的童年记忆里有过母后的关爱,有过太妃们的关心,还有过皇兄们的宠爱,假如可以,我宁愿时光可以停止,而我永远也不要长大。但,无论我有着怎样的不情愿,时间依然在流逝,我快乐的童年终究成为了过去。顺治将我下嫁给应熊的那年,我才十三岁。十三岁的我不懂爱情,却知道自己的一生从此开始了纠葛。都说吴应熊是个不学无术的无赖,但我还是愿意跟随他,不离不弃。我虽贵为十四公主,金枝玉叶,但皇家的女儿不过只是可悲的政治工具,顺治是我的亲哥哥,但在他眼里,我不过也和姐姐们一样,是政治婚姻的牺牲品。然而,我的婚姻并没能阻止三藩之乱的发生,吴三桂还是反了,他失去了儿子,而我失去了我爱的丈夫和儿子,从此开始了落寞的孤寂人生。 索尼 投笔从戎望燕京几多豪迈几多情临危受命护孤主毁誉参差任我行力挽狂澜于既倒惊雷乍起荡清平五朝元老今犹在叱咤瀛寰劈棘荆大清第一辅臣报到 觉罗氏 觉罗氏,是古满清王朝八大姓氏之一,它只是一个姓氏而已,那么哨子为什么要把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姓氏加到这场游戏中来做马甲呢?那是因为我的老公是康熙王朝的当朝重臣纳兰明珠,不说权倾整个朝野,那也是权倾半个朝野了,而且最重要我还生了个儿子,我儿子就是中国文学历史上著名的诗词家之一纳兰容若,纳兰词就是他创造出来的。你们说虽然我不出名吧,但我的老公儿子在历史上都是响当当的人物,这老公儿子都厉害,肯定是有我的功劳在里面的,你们说是不是?你想想,我做了一个贤内助,把相夫教子做到位了,我老公在外面做事才不用为家里的琐碎事务分心吧?不分心才能安心地治国平天下升官发财吧?这就叫家有贤妻,万事如意。而且我还把儿子教导得这么好这么出色这么有才,所以我是个了不起的妻子和了不起的母亲。 康熙 康熙,这是一个伟大的名字,作为一个皇帝,他也许不是最好的,但是他的确是个成功了的皇帝,当他8岁丧父,十岁丧母的时候就注定了他后来的不平凡。在政治上,康熙是勇敢的,年幼的他虽然当了皇帝,但却没有实权,为了将不把他放在眼里的鳌拜除去,康熙亲自出手,一面庸庸碌碌韬光养晦,一面组织军队,终于铲除了鳌拜这个心患。接下来康熙又力排众议平定了三藩,虽然困难重重,但这坚定的信念让康熙终于稳住了自己的帝位。康熙一生做过很多的重大决定,擒鰲拜、撤三藩、收台湾、西征噶尔丹,每样都是亲力亲为,认定了就绝对会实现,这也是我最喜欢他的地方。这是正史。至于歪史,这里的康熙我更喜欢,正史里康熙无情,在他面前,只有国家、政治,以及那一点残存的亲情和兄弟情。八岁登基,勾心斗角,何种滋味没有尝过?正如人所言,日日见他操劳,他才不想做那皇帝。而如他现在的胸襟,若顺治回去,他也能安心地做好这股肱之臣子。可是,一切都回不去了。他注定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帝王,一旦站在了最高峰,便再也没有下来的余地。不管是正史的康熙还是歪史里的康熙,都是我所喜欢的,他用自己的一生演绎了一个成功的千古帝王。但成功,往往是艰难的代名词;极至的成功,往往没有分享余地。但是康熙,是要千古的寂寞,还是喧嚣的片刻?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你有的选择吗?
[ 此帖被顾阿锁FY在2011-09-03 21:16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