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踏花归来试杀】
(十二)
虚构的情节里偶尔会飘浮着一些真实的细节,但你永远不要把故事与现实等同。细节是灵感,有时却又是题外话,不一定好看。我的思绪留在“见”的一幕,久久无法下笔。设想了很多遍的见,真的见时,他就那么来到了你的面前,至于见时的细节,过程里内心的喜悦与眼中可能闪过的泪光以及一些车来马往的混乱……无从考证。
故事里他此番来自京城,起点是琉璃厂的一幅画。画在故事里于是就成了线索。当他来到凤凰后,却是我去赴了他笔下的缤纷桃林。所以,我们还是从一幅画说起。
“六百年前的那个清晓,当她捻一句风诀,飘浮在风里四处徜徉的时候,一股氤氲的香气把她带到了这片桃林。是时清风低徊,无数的花瓣纷纷扬扬,她小心地踩着花叶未及覆盖的路面,心里一阵欢喜。”
“他就在那时看到了她。”我指着我手中的画对他说。
他看看画,看一眼我,再看向前方,笔下涂抹开现时的桃林。
一幅六百年前的画引出了这个故事。缤纷桃林,漫天花雨,似这般姹紫嫣红开遍……同样的缤纷,又在他如今的笔下出现。
“人生有七苦,还真是尝了个透,是不是另一种形式的不虚此行?”他说。似问似答,一边又催笔如飞,一副了然于怀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