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声部】
一、屋
牡对雌,雏对犊,滋生对化育。万物对三才,六亲对九族。 白玉堂,黄金屋,云裳对雾谷。春风岭上梅,秋色篱边菊。 银鞍白马醉春风,黄卷青灯勤夜读。 武陵雨细,荡漾两岸飞花;淇澳风轻,摇曳千竿绿竹。
注释
六亲:《左传注》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亚。《老子注》父、子、兄、弟、夫、妇。《汉书应邵注》父、母、兄、弟、妻、子。 九族:《书》‘以亲九族’是九族两字之始。《白虎通》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雾谷:《司马相如赋》‘垂雾谷’。言衣裳极其轻靡如雾也。 黄卷:《书言故事》古人写书尽用黄纸,纸以黄蘗染之以避蠹害,故谓书为黄卷。
--------------------------------------------------------------------------------
二、沃
困对穷,荣对辱,酒筹对棋局。鹄志对鹏程,龙头对骥足。 百镒金,千锺粟,多谋对大欲。秋云接地阴,春草连天绿。 雁传紫塞数行书,人唱阳关三叠曲。 朔风雨雪,千山树上尽开花;冷露凝霜,四野田中皆种玉。
注释
鹄志:《史记》“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时辍耕,惆怅曰:‘苟富贵,无相忘’,人笑之,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鹏程:喻前途远大。《庄子》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龙头:《魏略》“华歆”、“邴原”、“管宁”三人同学,时人号为“一龙”。“华龙头”、“原龙腹”、“宁龙尾”。 骥足:《庞统传》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当展其骥足耳。 镒:二十四两。 锺:六石二斗。
--------------------------------------------------------------------------------
三、觉
雨对云,霜对雹,无讹对正确。负笈对倾筐,切磋对雕琢。 老何为,幼不学,先知对后觉。一国仰三公,万机咨四岳。 隄边芳草醉翁裀,岸上垂杨渔父幄。 闺中怀远道,计程应说到常山;塞上苦寒宵,入耳何堪闻画角。
注释
一国三公:《左传》‘一国三公,吾谁适从’,言权不统一,令人莫衷一是。 四岳:四方诸侯之长也。《尚书孔传》四岳为唐尧之臣,羲和之四子也,分掌四方之诸侯,故称四岳。(详参辞海1017页)
--------------------------------------------------------------------------------
四、质
暗对明,疏对密,形单对气壹。井李对园桃,飞英对结实。 耳垂肩,手过膝,五音对六律。汉帝九华灯,江淹五色笔。 清歌余韵遏行云,酣战挥戈停落日。 龙从角听,方知特具性灵来;蝉以胁鸣,不啻若自其口出。
注释
九华灯:《西京杂记》汉元帝元夕必燃九华灯于南山上,照见百里。 五色笔:《南史》“江淹”少时,梦人授五色笔,由是文藻大进,后梦一丈夫,自称“郭璞” 来索还。 停落日:《淮南子》“鲁阳公”与“韩构”战酣,日将暮,鲁阳公挥戈退日,日为之反三舍。 遏行云:《列子.汤问》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见“薛谭学讴于秦青”部份)
--------------------------------------------------------------------------------
五、物
舍对施,求对乞,软吞对硬吃。世态对人情,地平对山屹。 谪降仙,如来佛,三无对四勿。气短性难移,头低心不屈。 新篁弄月影离离,老干横秋枝郁郁。 追风逐电,麒骥终非枥下才;施雨行云,蛟龙岂是池中物。
注释
谪降仙:《唐书》“李白”往见“贺知章”,贺见其文,叹曰:‘此谪仙人也’。 如来:佛号。《金刚经》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曰如来 三无:《礼》“孔子”曰:‘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此谓之三无’。 四勿:见《论语》非礼勿视之章。 枥下才:魏武帝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池中物:《三国志》“周瑜”谓“孙权”曰:‘刘备非久居人下者,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蛟:古有伐蛟之令,以其能发生大水也,现代无所可考。
--------------------------------------------------------------------------------
六、月
屦对衫,肤对发,忧燕对吴越。国际对民权,南征对北伐。 踏青鞋,凌波袜,卧薪对采蕨,鹪鹩借一枝,狡兔营三窟。 风吹水面水生鳞,雪解山头山见骨。 高楼吹玉笛,一声响遏行云;曲沼泛兰舟,双桨误撞明月。
注释
踏青:《千金月令》‘三月三日,踏青上鞋履’。今清明日出游曰“踏青”。 卧薪:“苏轼”文‘仆受谴以来,卧薪尝胆’,本越王故事。 鹪鹩一枝:“庄子”:鹪鹩巢林,不过一枝。 狡兔:喻藏身之固也。《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兔其死耳。
--------------------------------------------------------------------------------
七、曷
始对终,本对末,天高对地阔,见性对明心,中行对上达。 玉观音,泥菩萨,长衫对短褐。画饼不充饥,望梅堪止渴。 树短叶疏鸟露巢,月明波静鱼吹沫。 扶筇词客,闲敲石火试新茶;挂锡游僧,自引山泉承破钵。
注释
明心见性:言洞明心迹也。宋仁宗曰:‘明心见性,佛教为深;修身治国,儒道为切’。 画饼充饥:喻虚名,而无益于事。《传灯录》“智闲”叹曰:‘画饼不可以充饥’。 望梅:“曹操”率军出征,军士渴而无水,“曹操”假称说:‘前方有梅林,酸可解渴’ 。军士闻之遥望,口中垂涎。《世说》:魏武一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 挂锡:西天比丘,行必持锡杖,至室中不着地挂于壁,故止宿曰“挂锡”。
--------------------------------------------------------------------------------
八、黠
安对危,生对杀,难攻对不拔。元旦对期年,初三对腊八。 攫兔鹰,敺鱼獭,花开对草茁。吞胡正枕戈,留客曾投辖。 海上妖氛出蜃楼,山中清磬传龙刹。 春风多乐事,花开蝶舞莺啼;夜雨少行人,月落马疲路滑。
注释
腊八:《梦华露》十二月初八日,诸僧寺做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与门徒,谓之腊八粥。 枕戈:言心存军国不敢安寝也。《晋书》日昃忘食,枕戈待旦。 投辖:言留客意切也。《汉书》“陈遵”每宴宾客,动辄锁门,并取客人之车辖投入井中,使其因马车无辖不能回去。 蜃楼:海面波平时,常见城市阁楼倒映空际。《史记》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
--------------------------------------------------------------------------------
九、屑
慧对聪,迂对拙,千金对寸铁。小友对高朋,偲偲对切切。 登龙门,探虎穴,消寒对溽热。校书蔾杖燃,读易韦编绝。 匣中杀气跃青萍,笔下阳春歌白雪。 诸葛亮茅卢陋室,三顾休光;陶渊明菊径荒园,千秋高节。
注释
千金:《史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寸铁:“苏轼”《聚星堂雪诗序》‘雪中约客赋诗,白战不许持寸铁’。 小友:《李泌传》唐“张九龄”呼“李泌”为小友。 登龙门:河津一名龙门,相传大鱼登之化为龙,故谓仕人致身荣显曰“登龙门”。 探虎穴:喻冒险也。《史记》汉“班超”出使西域,谓其官属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消寒:《帝京景物略》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一,日染一片,片尽而九九,出则春深。故曰“九九消寒图”。 校书:汉“刘向”校书天禄阁,有黄衣老人燃蔾照之曰:‘我太乙之精也’。 韦编绝:韦皮也,所以缀竹简者。《史记》孔子家世:读易韦编三绝。 白雪歌:曲名。《宋玉文》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着,不过数人。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
十、药
壮对衰,强对弱,乌乌对鹤鹤。陋室对高轩,巡檐对绕廓。 子孙爻,君臣药,鸢飞对鱼跃。明月印天心,断云拖雨脚。 微云不雨作轻阴,枯叶无风曾自落。 落霞映水,渔人尽道满江红;瑞雪飘空,农夫齐唱清平乐。
注释
乌乌:黑色也。 鹤鹤:白色也。 陋室:“刘禹锡”有陋室铭。 高轩:称人之车曰“高轩”。《唐书》“李贺”七龄能文,“韩愈”“皇甫湜”过之,贺作诗名其篇曰“高轩过”。 子孙爻:筮法,六爻干支与八卦五行之生克,定六亲之位,以我生者为子孙爻。 君臣药:《梦溪笔谈》用药有一君、二臣、三佐、三使。 满江红、清平乐:皆曲名。
--------------------------------------------------------------------------------
十一、陌
满对盈,亏对益,稻梁对菽麦。蹑足对攒眉,捧心对加额。 峨眉山,鹿肚石,图书对典籍。读史鉴兴亡,围棋分黑白。 周武王八百诸侯,孟尝君三千食客。 明月映梅梅映月,梅月双清;碧天如水水如天,水天一色。
注释
蹑足:《史记》“韩信”请假王“张良”蹑王足,附耳曰:‘汉方不利,不如因而立之,不然生变’。 捧心:《庄子》“西施”病心而颦其里,里之丑妇见而美之,亦捧心而颦其里。 图书典籍:《汉书》沛公至咸阳,“萧何”独先入,收秦律令图书藏之。《左传》“王子朝”奉周之典籍,以奔楚。 诸侯:武王伐纣,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 食客:战国齐相“田文”号孟尝君,招致贤士,门下食客三千人。 鉴兴亡:《唐史》“魏征”卒,太宗谓近臣曰:‘人以铜为鉴,可整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知得失,征没,朕失一鉴矣’。
--------------------------------------------------------------------------------
十二、锡
子对孙,庶对嫡,逍遥对霹雳。醉石对廉泉,封河对面壁。 百世师,万人敌,飞空对伏枥。伸手桂堪攀,举头星可摘。 一庭明月夜沈沈,满院落花春寂寂。 红日到窗,方觉晓世外不更筹,碧桃开处,始知春山中无玉历。
注释
逍遥:猗兰操‘逍遥九州,无所定处’。此夫子嗟时不遇,寄托于兰,而咏其志也。 醉石:《庐山记》“陶渊明”所居之处有大石,渊明常醉卧其上,明之曰“醉石”。 廉泉:在江西戆县东南四里。《明一统志》南宋元嘉中,一夕霹雳,山泉涌出,时郡守以廉名,故号“廉泉”。 封河:北地三冬,河岸水冻结,船只停止进出,谓之封河。 面壁:《神僧传》天竺菩萨“达摩”去梁渡江,止嵩山少林寺,终日面壁而坐。故谓人造诣纯熟者曰“面壁功深”。 万人敌:《史记项羽纪》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
十三、职
读对耕,劳对息,天心对人力。长幼对尊卑,煖衣对饱食。 论钱神,颂酒德,皮毛对羽翼。弄斧笑螳螂,鸣机闻促织。 景公千驷愧夷齐,颜子一瓢同禹稷。 蝴蝶梦中,蝴蝶舞无影无踪;杜鹃枝上,杜鹃啼有声有色。
注释
天心:《书》克享天心,受天明命。 钱神:晋代“鲁褒”伤时之贪鄙,着《钱神论》以讽刺之。 酒德:晋代“刘伶”嗜酒,作有《酒德颂》。 颜子:《孟子》禹稷“颜回”,易地则皆然。
--------------------------------------------------------------------------------
十四、缉
里对乡,城对邑,乘车对戴笠。得意对忘形,佳篇对雅什。 碧梧枝,香稻粒,无余对可及。花外紫骝嘶,竹梢丹凤立。 举杯邀月影成三,托钵随缘僧合十。 一觞一咏,金乌玉兔任升沈;半饱半饥,茅屋布衣权缓急。
注释
乘车戴笠:古时越国歌谣。‘君乘车,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车揖’。 合十:佛家敬礼,即合掌。 一觞一咏:《蓝亭记》一觞一咏,亦足以叙幽情。
--------------------------------------------------------------------------------
十五、合
两对斤,升对合,喧哗对杂沓。道士对神仙,黄冠对老衲。 换字鹅,传书鸽,龙门对雁塔。篱下菊迎秋,陇头梅破腊。 小窗人起日三竿,荒寺僧分云半榻。 一庭花影,春风摇曳共徘徊;四壁虫声,夜月凄凉相问答。
注释
黄冠:道士也。“李播”仕隋,后弃官为道士,道号“黄冠子”,后因而通称道士为“黄冠” 老衲:衲为僧衣,僧人自称老衲,犹道士自称黄冠也。又称贫衲、贫道。 换字鹅:“李白”诗:‘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王羲之”尝见山阴道士求鹅,道士要“王羲之”书写《黄庭经》以换之。按宋“黄伯思”《东观余论》:换鹅乃《道德经》而非《黄庭经》。 雁塔:唐以后,新进士有题名雁塔之举,后登科者遂为故事。按:雁塔本西域故事。(辞海4689页)
--------------------------------------------------------------------------------
十六、叶
妇对夫,妻对妾,重重对叠叠。绿鬓对朱唇,桃腮对杏颊。 郑鹧鸪,谢蝴蝶,鸿儒对大侠。夜鹤警寒宵,暮鸦归古堞。 一行征雁写天书,满纸涂鸦临古帖。 清风明月,无禁亦无尽藏;圆峤方壶,可望不可相接。
注释
郑鹧鸪:“郑谷”咏鹧鸪诗得名。 谢蝴蝶:“谢逸”有蝴蝶诗百首,人呼为“谢蝴蝶”。 古堞:堞城,女墙也。“许浑”《登故洛阳城诗》:‘鸦噪暮云归古堞’。 圆峤:《拾遗记》渤海东有大壑,中有五山曰“岱兴”、“圆峤”、“方壶”、“瀛洲”、“蓬莱”皆仙人所居之处。
--------------------------------------------------------------------------------
十七、洽
曲对弯,宽对狭,宦途对举业。地轴对天枢,神山对巫峡。 白马盟,红羊劫,五丁对六甲。笛声客倚楼,剑气龙归匣。 种成绿柳好藏莺,造就曲栏堪斗鸭。 一介书生,攀龙攀凤丹桂香飘;三公宰辅,做楫做舟盐梅味洽。
注释
举业:古习应试文字谓之举业。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 白马盟:古多用白马为誓盟。《国策》刑白马以盟之。 红羊劫:宋淳佑中,“柴望”上《丙丁龟鉴》十卷。自秦庄襄王五十二年丙午,至五代后汉天福十二年丁末。通计一千二百六十年。中为丙午末者二十有一,其年皆值中国有乱事之年,“柴望”上书意在藉此儆戒时君。后人以丙属火色红,末为羊,遂谓国难之始为红羊劫岁。“殷尧藩”《送李节度诗》:‘太平从此销兵甲,记取红羊换劫年’。 五丁:神名,力士也。咏史诗‘五丁不凿金牛路’。 六甲:神名。《宋史律历志》六甲,天之始。《神仙传》“左慈”学道,尤明六甲。 盐梅:古时调味用品。 斗鸭:《三国志》东吴建昌侯“孙虑”于堂前作斗鸭栏,颇巧妙。“陆逊”正色曰:‘君侯勤览经典,用此何为?’虑折毁之。 作楫作舟:《书》殷高宗得“傅说”于版筑之间,谓说曰:‘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