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六祖坛经·行由品》
每次想起这段话的时候,眼泪瞬间流下来。树树为菩提,叶叶是般若。我的内心,原来那么渴望的,只是这样一种喜悦与宁静。
六祖惠能问惠明:“不思善,不思恶,当下此时,哪个是你本来面目?”惠明当下大悟。惠能又说:“你若果平心静气,回到内心,答案就在里面。”
许多时候,我们无法真正回到内心。带着生活里诸多的迷茫和纠结。忘记了来路。寻不到归途。
内心瞬间变得那么遥远,迷障重重。
非诚勿扰2有句精典的台词:人生是一种修行。
喜乐参半的人生,我们要怎样的修行,方可见这一树的清凉?与喜悦?
朗朗晴日,西风醉了一树秋色。叶落归根。尘归尘。土归土。有情众生,谁能参透这其中的因果根源。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若可,也想用一颗简单的稚子之心,拥抱这简单的尘世欢喜。看花是花,看叶是叶。
佛说:人有三毒,贪嗔痴。许多的因由皆是前世的业障。情天恨海。最难了断。
只是当下,心若盘丝,乱得七零八落,又如何剥丝抽茧,转念,明了了呢?
悲伤,爬上了心头。纵是将时间安置得密不透风,仍然会有停顿的瞬间。无法挣扎。心,是一叶帆船,遇到暗焦,无法跨越,瞬间颠覆。
生活给予的铁马冰河,时光遗留的斑驳迹痕,沉淀成了内心不着边际的荒芜,举目四望,寸草不生。又四面楚歌,却不知响马何处。
或许,也曾触摸过幸福。犹如芸花。落尽后,再也寻不到一片芳踪。睁开眼睛,竟不知身在哪片红尘?归无归处,去无去处。
恰逢你的包容和宽厚,在暗夜里,点亮我台前的经文。
尽管颤抖的心事,微尘落满。尽管此时的我,孤独寒凉。带发修行,也愿修得这一世的慈悲与怜爱。
蜚短流长的人生,谁牵着我的灵魂,寂寂行走于苍凉尘世间?泪盈双眸。
回到内心,让我看懂你心上的那一树菩提。千千叶叶,只有一个字。
答案就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