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帮助
  • 7874阅读
  • 84回复

细解《对联话》---------欢迎跟贴

楼层直达
级别: 分栏版主
发帖
2433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12-01-02
今尚祀虞,东汉已无高后庙;
斯真霸越,西施曾上范家船。

对于下联的理解,一向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我也是懵懵懂懂,我粗浅的理解是:(夫差)那厮真的称霸了越地么?可西施还是跟着范蠡隐居五湖了。意思指君王不一定能赢得美人心,侧面写了虞姬对项羽的情深。。。

云云,待点拨
级别: 分栏版主
发帖
13933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12-01-03
转一段话

上联通过现在(明末)还有虞姬庙,而东汉就已经没有高后庙的事实,用虞姬丈夫项羽的政敌刘邦的妻子吕雉来反衬虞姬。楚汉相争,刘邦胜利了,吕雉成为高皇后,在刘邦死后,还实际掌握政权多年,可谓不可一世。但到了东汉光武帝刘秀时,就被从祭祀汉高祖刘邦的高帝庙中清除出去了(由汉文帝的生母薄太后取代)。项羽失败了,虞姬也死了,但民间为其立庙,直到明代还在祭祀。可见一时胜负,不能改变千古人心。
  下联通过项羽失败后,虞姬自杀,夫差失败后,西施随范蠡泛五湖(今太湖)的对比,用与虞姬同为越地美人的西施来反衬虞姬。西施是春秋时越国著名的美人,被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夫差的宠妃。吴国在吴越争霸中失败并被越国灭亡后,据说西施随越国的主要谋士范蠡泛五湖而去。作者从当时女子应该从一而终的价值观出发,认为西施就远不如虞姬了
级别: 分栏版主
发帖
13933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12-01-03
三疏应该是指弹劾的奏疏,三次奏疏
因弹劾仇鸾议和辱国被下狱,贬为狄道典史。嘉靖三十年进京任兵部员外郎。因上《请罢马市疏》弹劾咸宁侯仇鸾,被贬到甘肃临洮任典史。仇鸾获死后,被召回京,三十二年擢升为刑部员外郎,后改兵部武选司员外郎。1个月后,又上《请诛贼臣疏》奏劾严嵩十大罪状,被削职下狱。

钤山堂尚在,十年不出彼何心。
是说严嵩曾因刘瑾执政期间,对南方士大夫采取排斥方针,受到朝中斥退江西籍官僚的影响而称病在钤山隐居读书,大约有十年时间。

此联拉严嵩来衬杨继盛的胆识
级别: 分栏版主
发帖
13933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12-01-03
欢迎大家继续讨论~~~
级别: 分栏版主
发帖
13933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12-01-03
半亩此迎神,越国江山留垄断;五湖长浪迹,吴宫花草入扁舟

范蠡是财神爷,民间名副其实的神,我觉得上句是指,有财神庙在,越国江山得以繁荣昌盛的意思,下联则是赞美他激流勇退,弃政从商的大智慧
级别: 分栏版主
发帖
505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12-01-03
半亩此迎神,越国江山留垄断;
五湖长浪迹,吴宫花草入扁舟

29#楼味道的看法和楼上师妹的看法,对于上联的理解大家有点争议,或许我们可以联系联题和下联一起来看上联:
范蠡也就是陶朱公,是儒商之鼻祖,是实实在在可以点石成金的民间财神,其伟大之处,在于政,亦在于商。此联出对幅隐隐之间亦落实于“政、商”这条主线上,而一气呵成的。
我们需要肯定联句是紧扣、深切联题,那么基于这种肯定,上联前句“半亩此迎神”切祠联格调、切陶朱祠的实际情况,句虽平实,然实有大用,大用在于“神”字不但切祠,亦抬高全篇立意的基调,抬高基调也是一般祠联比较典正端庄的惯用手法,既是抬高,那么我们可以用越国的江山来抬高范蠡的“政迹”,因为半亩多地在此建祠立庙,越国的江山才得以留此一丘半冈。其实此幅之议也不算抬高,越国之有江山,与范蠡的“神迹”是分不开的,生之所以,去亦所以,所以此议情理之中,当之无愧。短短数字,范蠡之与越国的功绩自见。
下联则如心蓝师妹所言,“五湖长浪迹”转承之间,神气与上联是一脉相承的,因有上联之说,五湖长浪迹更能说明“他激流勇退,弃政从商的大智慧”,至结句其人风神于本联已足,试问除了汉张良、明刘基之外,史上功成而能退者有几?而范蠡还是他们的前辈。
级别: 分栏版主
发帖
2433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12-01-03
花一个,师兄师姐说得很清楚了~~~~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856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12-01-03
半亩此迎神,越国江山留垄断;
五湖长浪迹,吴宫花草入扁舟

师兄的意见都很赞同。另外“垄断”二字既然有高丘之意,也可以理解为范蠡的功绩地位之高,所谓的比兴吧。最想说的是下联的:吴宫花草“和上联的”越国江山“相应成趣。江山给你吧,我要的只是”花草“,花草两字在这里恐怕同样起着比的作用。
古人用字真可谓无一字废字,这是现代人所不能及处。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856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12-01-03
今尚祀虞,东汉已无高后庙;
斯真霸越,西施曾上范家船。

这是我对联话里最喜欢的联之一,拉人作衬凡学过点联的恐怕都会,而能在衬时再进一层,恐怕了了。上联抬高虞姬身份,下联我的理解是,很简单,你纵然能称霸天下,但有些东西你永远是得不到的。便扣到一情字,也算略微为败者翻了点案,至于与西施做比从一而终,我想这恐怕不是作者最想说的。
当时我跟题过这个
虞姬庙
乌江是美人锦弦,自玉臂轻挥,至今犹听声悲壮。
庙宇或汉王块垒,纵普天宾服,此地长存楚衣冠。

下比的立意也差不多,你占得了江山,但有种精神是任何人主宰不了的。衣冠两字也是起比的作用。
[ 此帖被小宝在2012-01-03 19:29重新编辑 ]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856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12-01-03
三疏的疏如做上奏解,就是仄声,这补充一下。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2572
只看该作者 40楼 发表于: 2012-01-03
谢谢味道 孤城 心蓝 小宝的解读
受益匪浅
太喜欢这种交流了
以后你们几个多多指教哦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2572
只看该作者 41楼 发表于: 2012-01-03
哇塞哇塞
太喜欢这种形式了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856
只看该作者 42楼 发表于: 2012-01-03
嗨,你们玩吧,哥最近心力交瘁,玩不了这些了,明天开始进入一级战备,等过完年看是否有空再来扯蛋。
提前祝大伙儿新年快乐。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2572
只看该作者 43楼 发表于: 2012-01-03
小宝,我们等你哈
闲着你就来咯
级别: 分栏版主
发帖
13933
只看该作者 44楼 发表于: 2012-01-03
嘿嘿,只要有讨论,小宝一定是会忍不住跟帖滴,是真正的爱诗词联的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