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帮助
  • 12004阅读
  • 201回复

小玉笨手笨脚学写成联

楼层直达
级别: 管理员
发帖
4574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09-01-07
以下是引用闻道百在2009-1-6 23:42:14的发言:

以前砸我的就没有那么认真!!


不平衡啊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下次砸个你头破血流~

级别: 管理员
发帖
13833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09-01-08

陶渊明(一改版)


 


猛志安能遗四方?江州祭酒,建康入幕,却落得倦目灰心,归去来兮成咏叹;


真情本自钟丘壑,采菊东篱,种豆南山,堪笑罢池鱼羁鸟,醒时醉却乐桃源。

级别: 分栏版主
发帖
13933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09-01-08
好多啦~~~送花
级别: 管理员
发帖
13833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09-01-08
以下是引用心蓝在2009-1-8 15:26:53的发言:
好多啦~~~送花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谢谢心蓝


 


辛苦咯

级别: 管理员
发帖
4574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09-01-09
踩一脚,期待继续啊~
级别: 仙人
发帖
6666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09-01-11
期待二版
级别: 管理员
发帖
13833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09-01-12
以下是引用花满楼在2009-1-11 20:18:20的发言:
期待二版

给我点时间,这段时间比较忙呢

级别: 管理员
发帖
13833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09-01-12

师傅有命,不敢怠慢


再写陶渊明(仿写一个)


 


篱前菊影,山下荆扉,溯风月千年,俱向桃源寻胜境;


醉里青莲,慕中苏子,叹丘山几度,犹思靖节树高标。


 


 


我心惴惴,望砸砖


 


 


改了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3 20:38:29编辑过]
级别: 管理员
发帖
4574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09-01-12
以下是引用紫玉飞烟在2009-1-12 21:30:44的发言:

师傅有命,不敢怠慢


再写陶渊明(仿写一个)


 


篱前菊影,山下荆扉,看风月无边,拟向桃源寻胜境;


醉里青莲,慕中苏子,叹丘山依旧,犹思栗里卧田园


 


我心惴惴,望砸砖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期待小玉师傅亲自点评~~

级别: 管理员
发帖
13833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09-01-13
以下是引用西门吹雪在2009-1-12 22:31:19的发言:

期待小玉师傅亲自点评~~


偶师傅说了,我写的这个是啥哦?


 


我也不知道


 


什么也写不出来

级别: 侠之大者
发帖
570
只看该作者 40楼 发表于: 2009-01-13
以下是引用紫玉飞烟在2009-1-8 14:39:29的发言:

陶渊明(一改版)


 


猛志安能遗四方?江州祭酒,建康入幕,却落得倦目灰心,归去来兮成咏叹;


真情本自钟丘壑,采菊东篱,种豆南山,堪笑罢池鱼羁鸟,醒时醉却乐桃源。


 


崇拜~

级别: 仙人
发帖
6666
只看该作者 41楼 发表于: 2009-01-13
以下是引用紫玉飞烟在2009-1-12 21:30:44的发言:

师傅有命,不敢怠慢


再写陶渊明(仿写一个)


 


篱前菊影,山下荆扉,看风月无边,拟向桃源寻胜境;


醉里青莲,慕中苏子,叹丘山依旧,犹思栗里卧田园  


 


篱前菊影,山下荆扉,菊花就和陶渊明有关?不是字眼有关,而是要用内在的东西去“相关”。


 


山下荆扉 更是离谱。看风月无边 这个用字和陶渊明的情况不太适合。


 


拟向桃源寻胜境; 不是说陶渊明了,而是自己想逃避。


 


桃花源只是陶渊明内在思想追求向往的东西,不等于陶渊明,可以用桃源的典故,用的不好


 


醉里青莲,慕中苏子,叹丘山依旧,犹思栗里卧田园。那点和陶渊明有关系


 


要审视魏晋的文化和时代特征,一个寒门不出头,任你清风高节才高八斗又如何的年代,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正符合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对自我修养的追求,历来受人追捧,欣赏的是他的气节,而不是他归隐的态度。


 


再说,我猜测上联写风景依稀,顿起追慕诗人心意,下联写古代大文人也很仰慕他的清风高节


 


立意有点模糊,就是主题不明确,你要他的哪一点呢,笔墨要集中,不能松散,否则感觉上就没有着力点。显得虚浮。


 


不过总体来说,句子的结构脉络的形状是有了,文字上再深入点,再深入点,相信会好很多。比起你的诗,联有点漂浮。


 


加油,看得见前途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3 21:30:43编辑过]
级别: 管理员
发帖
13833
只看该作者 42楼 发表于: 2009-01-13
以下是引用花满楼在2009-1-13 21:15:12的发言:

 


篱前菊影,山下荆扉,菊花就和陶渊明有关?不是字眼有关,而是要用内在的东西去“相关”。


 


山下荆扉 更是离谱。看风月无边 这个用字和陶渊明的情况不太适合。


 


拟向桃源寻胜境; 不是说陶渊明了,而是自己想逃避。


 


桃花源只是陶渊明内在思想追求向往的东西,不等于陶渊明,可以用桃源的典故,用的不好


 


醉里青莲,慕中苏子,叹丘山依旧,犹思栗里卧田园。那点和陶渊明有关系


 


要审视魏晋的文化和时代特征,一个寒门不出头,任你清风高节才高八斗又如何,陶渊明宁折不弯


正符合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对自我修养的追求,历来受人追捧,欣赏的是他的气节,而不是他归隐的态度。


 


再说,我猜测上联写风景依稀,顿起追慕诗人心意,下联写古代大文人也很仰慕他的清风高节


 


立意有点模糊,就是主题不明确,你要他的哪一点呢,笔墨要集中,不能松散,否则感觉上就没有着力点。显得虚浮。


 


不过总体来说,句子的结构脉络的形状是有了,文字上再深入点,再深入点,相信会好很多。比起你的诗,联有点漂浮。


 


加油,看得见前途了。




 









 


 


 


感谢师傅好评,洋洋洒洒,让小玉受益良多


 


奈何小玉根基浅薄,无力驾驭成联


 


给师傅您丢脸了


 


待从头,打回初级班回炉吧


 


嘻嘻,不过我不会放弃写,不会被砸死


 


我想从二分句联练习学起


 


如果师傅能和我惆怅,或者其他朋友陪我练习惆怅,小玉求之不得


 


谢谢师傅,辛苦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3 21:30:54编辑过]
级别: 仙人
发帖
6666
只看该作者 43楼 发表于: 2009-01-13
跟你惆怅不要我命啊
级别: 仙人
发帖
6666
只看该作者 44楼 发表于: 2009-01-13

饮酒诗 其六
清晨闻扣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繿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这首诗假托田父与自己的问答,来表示终身归隐的坚决态度,以答复那些好心劝他出仕的人。


清晨闻见扣门声,没等穿好衣裳就跑着去开,原来是好心的老农,提着酒,打远来问候我,劝慰我,怀疑我的所作所为不和时宜,违背世俗。田父说:“破衣茅屋,不是高栖之地,整个社会都崇尚同流合污,希望你也能随波逐流。屈原在《楚辞□渔父》中说:‘世人皆浊,何不汩其泥而扬其波?’”


诗人回答田父说:“深感父老好心相劝,但自己的天性很少能与人和谐一致。重返仕途诚然是可以学的,但违背自己的本性去做,岂非糊涂!暂且一起欢饮吧,我的车驾不可能返回。归隐的决心已定,再说也没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