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紫玉飞烟在2009-1-12 21:30:44的发言:师傅有命,不敢怠慢
再写陶渊明(仿写一个)
篱前菊影,山下荆扉,看风月无边,拟向桃源寻胜境;
醉里青莲,慕中苏子,叹丘山依旧,犹思栗里卧田园
篱前菊影,山下荆扉,菊花就和陶渊明有关?不是字眼有关,而是要用内在的东西去“相关”。
山下荆扉 更是离谱。看风月无边 这个用字和陶渊明的情况不太适合。
拟向桃源寻胜境; 不是说陶渊明了,而是自己想逃避。
桃花源只是陶渊明内在思想追求向往的东西,不等于陶渊明,可以用桃源的典故,用的不好
醉里青莲,慕中苏子,叹丘山依旧,犹思栗里卧田园。那点和陶渊明有关系?
要审视魏晋的文化和时代特征,一个寒门不出头,任你清风高节才高八斗又如何的年代,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正符合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对自我修养的追求,历来受人追捧,欣赏的是他的气节,而不是他归隐的态度。
再说,我猜测上联写风景依稀,顿起追慕诗人心意,下联写古代大文人也很仰慕他的清风高节
立意有点模糊,就是主题不明确,你要他的哪一点呢,笔墨要集中,不能松散,否则感觉上就没有着力点。显得虚浮。
不过总体来说,句子的结构脉络的形状是有了,文字上再深入点,再深入点,相信会好很多。比起你的诗,联有点漂浮。
加油,看得见前途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3 21:30:43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