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帮助
  • 2923阅读
  • 40回复

磕三国

楼层直达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2572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20-05-09
袁氏子嗣颇丰,然器量与行事狭隘,兄弟嫌隙,致使袁氏基业全部断送。这定与袁绍对子嗣的行事、安排皆有关。

曹孟德这一点要好一些,其子各个优秀,亦能文能武。曹操爱曹植之才,本欲立之。然观曹植生性放浪,不堪国之储君,遂传位了曹丕。曹丕不仅能属文,行事稳重,曹操征战四方时多是曹丕处理后方事务。。。我之前原是错误的认识曹丕啦

王储之争,非平常家事,倒是不可以常情度之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2572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20-05-09
刘表,亦只是徒有其表,看似儒雅有器量,实则心内疑忌,这一点类袁本初
刘表亦不识人,更不识天下事,官渡之战,唯做壁上观。可怜蒯越如何谏都不从,能臣却并非明主,悲乎哉。眼睁睁山河拱手相让。。。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2572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20-05-09
袁术,未与袁绍善,内心狂浪,僭号称帝,郊祀

荒淫奢侈,其治下人相食,败后呕血而死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2572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20-05-15
公孙瓒,以前也没什么印象,只觉得勇武,董卓至洛阳时,封蓟侯。
与边胡恶,时幽州牧刘虞与边胡善,所以公孙瓒与刘虞恶。

(公孙瓒没多少印象,他的传里有刘虞的注,看完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刘虞,刘氏后人,领幽州牧,仁治,很得东土戎狄之心。
然印象最深的是,其治下有一失牛者,其牛与刘虞牛相似,失牛者以为己牛,刘虞亦不辩,与之。后失主自得本牛,才知误会返回谢罪。后吏民多思刘虞治行。
袁绍以汉之乱,欲立刘虞,坚不受。)

公孙瓒诬刘虞欲称尊号,后斩杀之。并日益骄矜,记过忘善,多所贼害。
建高楼,以为“百楼不攻”。
与袁绍战,其长史关靖说坚守不出。袁绍围。送信其子来救并举火为号。书信为袁绍截,败,杀妻子后自杀。
公孙瓒之用人,别将败而不救,所以与袁绍战,别将既不能自固,又明知无救,或自杀或降袁绍。
公孙瓒领州郡之地,平黄巾有功,渐生骄心,欲吞袁绍,招致惨败身死。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2572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20-05-15
陶谦,因与陶潜谐音,我竟然爱屋及乌了多看几眼。然而三国志春秋笔法,看的混沌。
平黄巾之乱有功。
董卓之乱时天子都长安,对天子有所贡献。
进徐州牧,封侯。然疏忠直,亲谗佞。。。刑政失和,治下渐乱。
太祖征陶谦,死者数万,传泗水为之不流。太祖恶陶谦,因其父在泰山被杀,陶谦脱不了干系。
初陶谦强大时,太祖未强取,而是诏书陶谦一时罢兵。陶谦回书不从。
后太祖回击吕布时,陶谦病死了。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2572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20-05-16
公孙度,笔墨不多呀,写他儿孙倒是有些笔墨。
太祖征袁氏时,袁尚逃到辽东,为公孙度儿子公孙康杀,并送头。封侯,拜左将军。
公孙康死后,时魏文帝立其子恭为辽东太守,弱不能治国。公孙渊夺兄位。
公孙渊既贪东吴之财,又恐魏罚之,于是杀了东吴使者。
于是便有了先递表给东吴,后又上表给魏明帝。
魏明帝派毌(贯音)丘俭与战,俭不利而还。
后派司马宣王征公孙渊。围堑二十余里,时天降霖雨三十余日,城内粮尽,人相食。
斩杀公孙渊父子。

公孙渊其人,身处两端,为大忌!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2572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20-05-18
张燕,其彪悍捷速过人,人称“飞燕”。
黄巾起时,其聚众,后多有依附者,最多时众百万,灵帝时已无能征。
后袁绍与公孙瓒争冀州,张燕助公孙瓒。
太祖欲定冀州时,归顺太祖,封侯。
可谓识时事。

张绣,是旧骠骑将军张济族子,张济事董卓,曾随李傕等为董卓复仇。张绣随张济。
太祖南征时,张绣降。太祖看中了张济老婆并纳之,张绣恨之。
太祖密欲杀之,计漏,张绣反掩袭太祖,太祖竟失利,并损二子。
后官渡之战,张绣用贾诩计再降太祖,力战有功。后又破袁谭有功,不仅封破羌将军,食邑颇丰。当时天下混战,户口锐减,十裁一在。。。可以想见一下当时

张鲁,直觉就一学道骗人的,跟黄巾相类。不过张鲁推行的是建义舍,悬米肉,过路者量腹自取。贪多则鬼道,病之。犯法者,三原,然后行刑。感觉像是无为而治呀,民夷乐之。
韩隧、马超之乱时,民众数万多奔而附之。
太祖征,张鲁欲立降,其弟张卫欲拼厚功,说张鲁出奔。张鲁最明智处在于,出奔未焚烧宝货仓库,其远见即是那些宝货不属于个人,为国家留财富。太祖为此大赞,后封之。

此三人,关键时刻能审时度势,自知以州郡之地难以左右天下,降而保住了宗祀,较公孙、陶谦等更智慧一些。
[ 此帖被小玉在2020-05-18 15:12重新编辑 ]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2572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20-05-22
夏侯惇,以列气闻,太祖初起时即为裨将,一生征战无数,要么随太祖征,要么留守一方。若论与太祖的亲重,无人能出其右。常被太祖招以同载。
夏侯惇大概也是爱美之人,在征吕布时左目被流矢所伤,当时有人喊他“盲夏侯”,每揽镜自照,常会扑镜于地。
夏侯惇清俭,余财皆分,不治产业。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2572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20-05-22
夏侯渊,系夏侯惇族弟。
夏侯渊有神速“三日五百,六日一千”,赴急救难,常出敌不意。
夏侯渊战功赫赫,官渡时行督军校尉,降昌狶,斩商曜,救韦康陷马超之围,奇计用兵分离诸羌,平宋建逆乱曾虎步关右,征张鲁与太祖会,与刘备相持阳平关数年。
后刘备夜烧围鹿角时,为救张郃被刘备所围战死。
太祖曾语夏侯渊:‘为将不可但恃勇,应行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耳’
夏侯渊有义行,是天下大乱人人相饥,曾弃其幼子,而活亡弟孤女。
夏侯渊妻,太祖妹。其弟、其子皆封侯,尚公主者亦有,恩宠特隆。
[ 此帖被小玉在2020-05-22 14:55重新编辑 ]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2572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20-05-22
夏侯渊子孙均非为常人。
长子衡,尚太祖内弟女,相当于公主啦。

不得不提夏侯霸,夏侯渊中子,素为曹爽厚。后曹爽被诛,怕牵连逃亡入蜀。
夏侯霸妹妹为张飞所得,知非一般女子,纳为妻。后来他们生的女儿,为刘婵的皇后。

第三子,夏侯称,为魏文帝曹丕布衣之交,每宴会,气陵一座,辨士不能屈。当时高名者多从之游,然天妒高才,十八岁卒
[ 此帖被小玉在2020-05-22 15:05重新编辑 ]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2572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20-05-26
曹仁,太祖从弟。少好 弓马弋猎,豪杰并起后,聚千余人从太祖。
一生征战无数。破袁术,攻陶谦,征吕布,平黄巾,官渡之战,围壶关,平荆州,讨马超。。。
围壶关时,太祖令“城拔,皆坑之”。曹仁说太祖:围城必示之以活门,开其生路。太祖从,果拔城。可谓智也。
曹仁为将时治军严整。
封侯,子孙嗣。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2572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20-05-26
曹洪,太祖从弟。
曹洪印象最深的一幕便是,太祖讨董卓,败于董卓手下将领,曹洪让马给太祖“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救命之交。后封侯。
开始,曹洪富而吝啬,文帝曹丕少时假求不称,文帝常恨之。后曹洪有舍人犯法,文帝欲杀之,卞太后涕泣不止相救,免冠削爵。
后明帝即位,感于太祖时功勋,特进,封侯。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2572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20-05-26
曹休,太祖族子,十岁余丧父,独挟老母渡江至吴
太祖举义兵时,曹休易名来见太祖,太祖谓左右曰“此吾家千里驹也”。
后夏侯惇薨,拜为镇南将军,征东吴时为征东大将军。
二征东吴时,曹休与司马懿共征。曹休不利,休上书谢罪,帝礼遇愈隆,曹休因此瘿发后背而死。谥壮侯。子嗣。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2572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20-05-26
曹真,太祖族子。少孤,太祖收之与诸子同。
常猎,为虎所逐,射虎,虎应声而倒。
征刘备,征孙权,赫赫战功。诸葛亮围岐山时,曹真为督军,遣张郃击马谡,大破之。诸葛亮布局陈仓,识破,诸葛不能克。
后受遗诏辅政。
曹真本姓秦,为养子,其父与太祖善。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2572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20-05-26
曹爽,曹真子,可怜曹真英明一世,竟生了曹爽这一祸害。不然魏武天下重写也说不定。
魏明帝曹叡在东宫时,就与曹爽亲善,宠有殊。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明帝因何宴、邓飏等浮华黜之。
等到曹爽秉政,重用这些浮华之辈,权倾朝野。在这些人进言下,曹爽上书改立司马懿为太傅。权势滔天,于是司马懿称病避之。
曹爽真的以为可以一手遮天了,人欲膨胀,天必祸之。
司 马懿准备了那么多年,潜藏了那么多年,终于等到机会。
桓范多次进言“总万机,典禁兵,不宜并出”,曹爽自大的不以为意。终于让司马懿端了老窝,且司马懿出师名正言顺。
该决不决必受其乱,桓范劝曹爽幸许昌,招外兵,以谋后计。曹爽贪恋,真以为司马懿不会杀他,还做着安享荣华的美梦。
司马懿岂是吃素的,谋划了多年,不一招致死焉能留活路。列举曹爽及何晏、邓飏等种种罪行,夷三族。
皆是好货之人,德薄位尊,沉溺盈溢,怎可做辅政之才。
可惜了魏武天下呀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