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帮助
  • 9328阅读
  • 185回复

迷茫

楼层直达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856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0-05-28
引用
引用第13楼心蓝于2010-05-27 20:50发表的  :
本来成联和诗词就是融汇贯通的嘛~

成联最难的就是立意啦,

师姐我还不会写词,要不你开个班教教吧,或者写点体会

师妹所言甚是,成联和诗词确实是融会贯通的。但毕竟还是有区别的。所谓诗友诗味,词有词味,联更有联味。律诗中的某一联有的可以单独拿出来做成联,有的却不行。比如老杜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个可以单独作为成联来咏诸葛亮。而此诗的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虽有言外之意,却是为颈联也就是刚才那一联在打伏笔和铺垫。一直在这三种味道中纠结。。。。。。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856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0-05-28
引用
引用第14楼宴雪孤城于2010-05-27 23:41发表的  :
跟着迷茫,很迷茫
坐着等宝宝继续哦

大师兄应该不迷茫了。请有空多指点迷津!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856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0-05-28
还是想说下初看到彭玉麟联的感觉。一直惊艳并记得的几个联是:
禅门深闭月
秋水净浮天
短短几字。一“闭”字,一“浮”字,深得炼字之法。而且整体给人的意境让人惊叹。当时看到此联的感觉当然觉得是很美,但还不至于到顶礼膜拜的程度,因为在诗词中这样的句子多花点功夫写出来也并不是不可能。呃!自大了是吧。但确实是真实想法。

这样的感觉包括彭玉麟还有一联:
春来小苑鸟声碎
雨过回廊花气流
同样是一“碎”字,一“流”字让整联皆活儿夺人眼球。

真正让我五体投地的是下面几联:
洞口开自哪年,吞不尽潇湘奇气。
岩腹藏些何物?怕莫是今古牢骚。
初见此联,真有一种惊呆的感觉。原来联也可以这样写。虽然诗词中叶有借他人酒杯的手法,但在此处,特别是下比的结句,让我拍案叫绝。

此后的很多联,诸如:
王者五百年,湖山具有英雄气
春光二三月,莺花全是美人魂
黄鹤楼的:我从江汉来,推窗寄慨。。。。。。
包括镇海楼的:
几千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
五百载,故侯安在?只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
等等等等。。。。。。。。。。
无不五体投地,顶礼膜拜。
正是从那时起,开始喜欢上了成联。也有很长一段时间在模仿彭大师的手笔,尽管是东施效颦,尽管也知道写联关乎个人的胸襟气度阅历时代等等。但没办法,喜欢就是喜欢。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856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0-05-28
现在想想,当时喜欢彭玉大师的作品,包括以上记忆特别深刻的几联,都是有非常浓厚的个人色彩。或者说是“有我”之境。联,在彭大师的手下已经不光是悬挂的实用性的一种文体,而成了他抒怀畅意的一种载体。这可能是当初最打动自己的原因吧!
也许是先入为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包括以后看到的曾国藩,左宗棠,俞曲园的很多联好则好矣,却再没有当初那种惊心动魄的感觉了。
为了追彭大师的脚步,于是开始学习成联的技法,包括章法布局立意等等等等。时间虽然不长却也不算短。到今日,突然发现最初的那种感觉激情越来越少,写东西越来越勉强。就算在群里经常可以一挥而就,但自己看着都很麻木。
哎!混乱中。。。。。。。。。。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856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10-05-28
其实开始真正困扰自己的是自己写的这一联:
元好问鹿泉新居
风雨隔庐外,试问此到窗山影,滴翠泉声,谁分元土和金土?
烟霞起笔端,来仰公纪乱之吟,雁邱绝唱,岂让唐人或宋人!

当时刚刚开始学习多分句的联。迫切想找个老师给点评下。

当时抱犊散仙评:上联亦欲为遗山作解脱耳。妙在"不涉理路,不落言筌"。只问"到窗山影、滴翠泉声"。下联评量遗山成就,不作肯定而用反诘,愈增其劲健。全联不言新居,而新居已在其中。上下联起句并有混茫气,故佳。

但后来有一些应该也是老师级别的人这样评论,下起转得比较突兀。
后来自己也反思:当时的构思正如抱犊散仙老师评的那样上比欲为元好问开脱,下比写元好问的成就。当时写的时候是把自己作为一个后来的游客,站在元好问鹿泉新居里从上比生发想到元好问的生平,下比再拉回到目前。。。。。。。。。。很晕。
这个问题一直梗在喉头。以至于后来提笔全无自信。
包括最近写一联:
三苏祠
西蜀乃终古避愁地,自武候以至少陵,及公等归来,毗邻同话巴山雨。
文章占八家三席名,从魏晋复论今日,唯曹门堪拟,异代相辉北斗光。

上比起句“避愁地”三字当时曾想用“集贤地”毕竟祠堂以颂为主。但此不关我真正的疑惑。真正的疑惑在于下比的起,是否又转得不成功呢?心里没底。。。。。。。晕。

这样的纠结不解决,应该无法再写联。诗词我写得也很快,写完自己知道自己哪里有毛病,先放着只不过懒得去改而已。要想改自己有自信可以改好。人家怎么说都无所谓。但对于联,实在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迷茫啊迷茫。。。。。。
师兄师妹以及看到此贴的朋友如能帮我解惑麻烦跟帖诊断下!非常感谢!
[ 此帖被小宝在2010-05-28 14:17重新编辑 ]
级别: 分栏版主
发帖
4841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10-05-28
跟着来迷茫一下,事实上本少才4真滴迷茫~~~
级别: 管理员
发帖
13833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10-05-28
不错的帖子
顶一个
干脆开个讲堂算了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856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10-05-29
前几日观一联坛大师谢的词。公允地说,词从章法布局等实在很一般,气脉节奏也有很大问题。从作品里可以想象出这位大师当时创作时的窘迫和费劲,应该远不如其写联那么顺手。可见诗词联在某些方面还是泾渭分明的。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856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10-05-29
今天下午见了本地的几位诗友。还是很谈得来,一见如故的感觉。游览了下季子庙。在墙上看到几首很不错的古人的诗,收获颇丰!
级别: 分栏版主
发帖
13933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10-05-30
引用
引用第19楼小宝于2010-05-28 14:14发表的  :
其实开始真正困扰自己的是自己写的这一联:
元好问鹿泉新居
风雨隔庐外,试问此到窗山影,滴翠泉声,谁分元土和金土?
烟霞起笔端,来仰公纪乱之吟,雁邱绝唱,岂让唐人或宋人!

.......



我觉得没问题啊,元好问的很好哦,时间,空间上都很开阔
[ 此帖被心蓝在2010-05-30 09:54重新编辑 ]
级别: 分栏版主
发帖
13933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10-05-30
顶小宝的迷茫~
钻石一个~~
级别: 管理员
发帖
13833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10-05-30
引用
引用第23楼小宝于2010-05-29 19:06发表的 :
今天下午见了本地的几位诗友。还是很谈得来,一见如故的感觉。游览了下季子庙。在墙上看到几首很不错的古人的诗,收获颇丰!

发来欣赏下
很佩服小宝的这种精神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856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10-05-30
引用
引用第26楼紫玉飞烟于2010-05-30 11:19发表的  :

发来欣赏下
很佩服小宝的这种精神


嗯!回紫玉,会发来的。我当时没来得及抄录,诗友说他那里有。等他上Q后传我,我发这里大家共享。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856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10-05-30
每每看到古人的诗,总不由自主地惊叹。什么叫好诗,信手拈来,行云流水,不见雕琢,而开阔自然,意味隽永。昨日看到几首还是明清时的,虽非盛唐气象。却已叹为观止。什么叫半路出家和童子功的差别。我们现在就是在半路修道,古人是从小就在耳濡目染啊。
这中间的差别又岂是一点两点。
[ 此帖被小宝在2010-05-30 13:38重新编辑 ]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856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10-05-30
引用
引用第24楼心蓝于2010-05-30 09:53发表的  :



我觉得没问题啊,元好问的很好哦,时间,空间上都很开阔

我现在的理解是这样,不知道对不对。上下比之间的关系:一是承上比的意思继续往下说,类似流水对;二是下比另开格局,围绕主体另作陈述,类赋体。不知道对否?迷茫!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