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帮助
  • 1863阅读
  • 0回复

小钓鱼的试杀

楼层直达
级别: 管理员
发帖
4293

每若真心慎惹悔

话说在川陕边界有一个大村庄,村南在陕地,村北为川境,村子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山中一寺,寺中一位方丈,方丈世事洞察,红尘看破,堪称得道高人,因此寺内香火不断,也有村中穷苦人家为了一省口饭把孩子送进寺里做了小沙弥。村中一河,从西到东流过,河上一石桥将村子联系起来。
    这村北有户王姓人家,王家老爷因早年贩盐,颇积蓄了一些财产,老时不愿再奔波,就守着一大院和夫人共享晚年。其膝下一子,倒也识书答礼,但由于老爷管的严,不时感到有些孤独。村南有户冯姓人家,是一练武之人家。冯家也有一子,唤作冯春,自幼顽皮淘气,长大后却练就一身武艺,深得其父深传。冯家有一邻居,姓翦,翦家以裁剪为业,村中大小老少身上所穿俱出自翦家之手。翦家有一女,乳名唤作“双眸”,想是因为那一双水汪汪亮晶晶的大眼睛而得此名。
    由于是邻居,而且年纪又相仿,所以小春和双眸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玩伴,俩人尤其喜欢到村南河边“寒枫”树下玩泥巴,捏一个小男孩捏一个小女孩,然后打碎和好再捏一个小男孩一个小女孩,乐此不疲。但他们捏的小泥人是否分得清男女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渐渐的小春和双眸都长大了,这小春也长成英俊挺拔,玉树临风而且武艺高强的小伙子,而双眸呢,则出落得亭亭玉立,“巧笑倩兮”而且那双眼睛更是顾盼生辉扑闪扑闪的似会说话般,连村中的男人见了都想多看两眼,但见旁边站着小春,也不敢多看,只偷偷的往这边瞄。
    小春自懂事后就喜欢上双眸,长大后更想和她长久在一起,保护她爱护她,于是有事没事的总往翦家跑。而其时双眸也是情窦初开,但她对小春就象对待兄长并无多想,而且平日里也是小春哥小春哥地喊他。原来这双眸是喜欢上了王家的少爷,总有事没事地往村北跑。小春来找双眸总见不着,听她母亲说去村北了,就忙过了石桥到村北去找,但还是找不到。经过王家大院时还险些让门前的大狗扑到,幸亏他会身手才跳开了。十次有八次这样,十次有九次这样,小春默默地坐在桥上。终于明白原来他的双眸妹妹已心另有所属,在冲动的驱使下小春上山出家做了和尚。
    做了和尚的小春法号枯木,枯木每日颂经念佛,担水扫地,表面上似乎淡忘了双眸,其实他仍旧挂念着这个小妹,而且每次都趁下山化缘之际打听双眸的消息。枯木有个师兄,每次下山前师兄都叮嘱他说:“山下的女人是老虎,遇见了千万要躲开”开始枯木还都应承,后来也有些不耐烦,就一五一十的把自己出家前的情况跟这位师兄都说了,并说:“师兄你有所不知,老虎她早已闯进我的心里来。”“善哉善哉”从此师兄再也不叮嘱他了。(诸位客官,我在此插上一言,我看那师兄确实心地善良,你看他听说了枯木的事情后,不但没有教训,反而很赞同支持他,大说“善哉善哉〈好啊好啊〉”诸位意下如何)。终于枯木打听到双眸还没有出嫁,小妹还没出嫁,双眸还没有出嫁,她还没有出嫁!枯木在心里大声呼喊,但一想到自己已钣依佛门,又不禁烦恼起来,每日里念经也念错,扫地也尽往屋里扫。方丈是何等人,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一次晚课后,方丈留下枯木,说:“枯木,我看你尚有一段尘事未了,你这就还俗下山了却此段尘缘吧”。枯木本想辩解,但一看方丈那慈祥安定的眼神就知道方丈话既出口是改变不了了,于是谢过方丈在次日凌晨拜别师兄含着眼泪依依不舍欢天喜地地下山去了。
    在山下河边“寒枫”树下,枯木,不,小春意外地碰到双眸,四目相对,尽在不言中。后来小春和双眸终结秦晋好,再后来双眸和小春开了个茶社,为村中老少,过往路人纳凉歇脚提供了不少方便。小春为了纪念这一段经历也为了了报答方丈之恩,并未丢掉枯木的称呼,而村中老少因为他俗家就叫冯春也因了这段经历都叫他“枯木逢春”。 小春还把村中那座石桥请人重新修理一番,想到自己曾跑过此桥寻双眸不到,坐在桥上发愁,于是给桥起名“忧愁河上的金桥”这正是:
昔恋双眸巧笑倩
今感方丈释我恩
每若真心慎惹悔
曾为故人做伪僧
诸位客官,你们说小春下山时为何就碰到了双眸,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