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
早上老爸一个电话:中午老家吃饭!
正月忙着到处旅游,居然还没回过老家,老爸的话如圣旨,得听!
一家子守着圣意空着肚子赶去吃饭,车子未进村子前,就看到道路两旁插满了旗子,每面旗子上都是一个大大的字“章”
它如一个喇叭传达着一个强大的信息:这村子有大喜事!
早在去年底就从别人口中陆陆续续得知,村里宗祠落成!规模相当!
正月从别人狂发的微信里证实了咱这村的大事情!
于是,老家很忙,很忙 。。
老家的房子依旧保持孩童时的模样,老家的老人早已满头银发
平时安静的老家此刻坐满了亲朋好友,叔伯辈们灶台前各争忙碌着,每一道菜都经他们亲自洗涤亲自烧炒,而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孩童,坐等着好吃的!
也许时隔过久,也许岁月更改过多,也许有更多的不明因数,老家的许多老人许多孩子许多的面孔都是生疏的,叫不上名的,称不上辈的,唤不上所以然的。。
大冬天的墙角是晒太阳的好地儿,满头银发的奶奶乐呵呵地搬着一张又一张凳子,逐个地并排墙角,一双眼睛早已在喜悦里眯成缝隙,一双粗糙的大手早已被岁月蹉跎满老茧,老家的奶奶穿得看上去比我们多多,圆滚滚的衣服抱着瘦小的身子,搓着腰上一圈古老的围兜乐呵呵站我们边上笑着,让我们一边晒太阳一边等着酒菜开席。。
老家的老辈们仍然延续着传统风俗,某小小晚辈来了,或者抱着,或者蹒跚走着,便争着塞个红包包兜兜里,衣锦归来的爹娘们总是打死不接受的架势,于是,这塞这推,一般要约莫半天功夫。偶尔赶着匆忙,手头边没个红包包儿,这些老老辈们也不会OUT滴,折上人民币照样一个劲儿往你兜兜里塞
其实,钱多钱少不是个事,只是老家淳朴的老老辈眼里寄于晚晚辈手里一颗糖!一份祝愿!
老家有很多很多人的很多很多故事,这里是我们的成长地,也是父亲的成长地,也是爷爷的成长地
在这里母亲告诉我们谁早谁几个月出生,谁坐大院门哭过,谁掉过村头河沟沟里,又谁穿过谁的衣裳
在这里我们也曾听爷爷讲过父亲小时候的故事,在这里我们也经历过大家庭的风云变幻,也是在这里我们目送走了爷爷
谁也不知还是否有多少曾经多少往事多少辈分烙印在了老家。。
老家,还有最最亲爱的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