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帮助
  • 2312阅读
  • 10回复

诗社第一期话题

楼层直达
级别: 贵宾
发帖
102
— 本帖被 西门吹雪 从 裁云社 移动到本区(2009-12-26) —
 

                                   诗社第一期话题



      鉴于诗社成员大多是功底深厚网络老鸟,一些最基础的内容暂不打算加入话题。如果有社员觉得有必要,可在本期问答帖中发帖展开讨论。俺不知道其它诗友填词的习惯。就俺而言,当内心萌动出创作的欲望时,所想表达的思想大致会有一些轮廓,接下来,往往会进入选词牌、选韵、酝酿构思,然后才开始写作。


 


本期话题:当你萌生出创作欲望,并打算填一首词的时候,该如何选用词牌?


 


各位诗友可以:


一、    根据自己的经验跟帖交流;


二、    转帖资料与各位诗友分享;


三、    根据自己的体会,提出疑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1 19:47:38编辑过]
级别: 论坛游侠
发帖
94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11-01

怎样选词牌,真不知道?

级别: 侠客
发帖
1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11-01

也不知道,但是觉得选韵也尤为重要,不懂韵部的人,写出来,只能是胡写...


 

蝴蝶剑。。。
级别: 贵宾
发帖
102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11-01

村夫先来抛个砖哈,不然也太冷清了~~~~


 


 


 


俺对选词牌、韵部的理解



 


      每首词作品的长短(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的排列、韵脚安排等等相较于律诗有更多的变化,在丰富了变化的同时也增加了选词牌、选韵部的难度。传统上的词是倚声而填,不同的词牌句度长短,韵位疏密各有不同,目的是与所用曲调(一般叫做词牌)的节拍恰相适应。也就是说歌词所要表达的喜、怒、哀、乐,起伏变化的不同情感,也得与每一曲调的声情恰相谐会,这样才能达到音乐与语言、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目前在音乐部分已经失散的情况下,俺们该如何来选用合适的词牌、合适的韵部呢?根据俺个人的经验和习惯,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    找规律。也就是从古人作品中找规律。所谓规律,归根到底是统计和归纳,寻找规律的前提是多读。比如俺读了一首《忆江南》是怀旧主题,寄托作者对那人那地那时的思念之情,俺可以依葫芦画瓢,也用来填写类似题材,但俺不能说《忆江南》只适合这个主题。如果俺读了一百首《忆江南》,有九十首都是类似题材,那么这便是规律了。


二、    作类比。这个方法需要对照词谱加以分析。俺们知道,近体诗(律诗)是以五言和七言句为主的,其平仄排列一般遵循粘、对原则,用平韵且一韵到底,并有隔句压韵的规律,是故声律谐婉,只需选择合适的韵部,就可以用来表达各种忧乐不同的思想感情。那么俺们在词谱中选择出一些以五、七言句为主,声律安排大致接近近体律、绝诗而例用平韵的,如《忆江南》、《浣溪沙》、《鹧鸪天》、《临江仙》、《浪淘沙》之类,把它们归纳为可以表达各种忧乐感情的词牌。


三、    细分析。此种方法需要在多读的基础上加以分析。比如《六州歌头》这个词牌连用了大量的三言短句,一气驱使,旋折而下,构成了它的“繁音促节”,读起来便觉紧张急迫,适宜表达激昂慷慨的壮烈情绪。比如《破阵子》、《满江红》都有两个七言偶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凶奴血)一般词调内,遇到连用长短相同的句子而作对偶形式的,所有相当地位的字调,如果是平仄相反,那就会显示和婉的声容,相同就要构成拗怒,就等于阴阳不调和,从而演为激越的情调。这关键有显示在句子中间的,也有显示在句末一字的。


四、    看韵脚安排。一般而言,平声韵谐婉、轻徐,略带一些雍容和悠闲的情调;上去声韵声情较为幽咽郁勃;短促的入声韵,读之使人慷慨激越。韵位稀疏则平缓,密则急促。韵位忽疏忽密,有似欲说还休。


五、    以上观点参照龙榆生先生《词学十讲》,或有遗漏,请查寻http://longyusheng.org/。另外,俺初学时,刻意避开选词选韵这一关,直接以古贤之作为范本步韵练习,自我感觉还不错,哪位朋友如果有兴趣,不妨一试。



 


      村夫以管窥天,不自量力,实在汗颜。欢迎拍砖

级别: 蝙蝠侠
发帖
68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11-01

俺这样滴懒人就是从步韵和依韵开始迈出第一步滴~~

级别: 业余侠客
发帖
122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11-02

窗窗


 


怎样依韵和步韵

级别: 蝙蝠侠
发帖
68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11-02

答紫蝶:


步韵,汉典云:用他人诗作韵脚的原字及其先后次第来写诗唱和。始于 唐 代 白居易 同 元稹 的互相唱和,至 宋 代而大盛。也称次韵。 清 吴乔 《答万季埜诗问》:“和诗之体不一……用其韵而次第不同者,谓之用韵;依其次第者,谓之步韵。”通俗地说, 步韵,是步步跟随之意。就是依照所唱和之诗中的韵及其用韵的先后次序写诗或填词。


比如:我填一阕



忆江南
空惆怅,微雨落花
放眼秋光皆一色,零星心事累红
回首也凄


 


你如步韵的话,就要按照我的这个韵字和次序来写。


师兄步韵一阕:


忆江南


相见晚,徒叹奈何


自愧无才怀绿绮,奈何飞梦尽朱


一笑一嫣


 


 


简单地说——


次韵:根据别人诗篇所用的韵,并且依原韵先后次序写出的诗。(字同、顺序也同)
步韵:步是步伐相随之意,意思同次韵。
用韵:用他人诗篇的原韵写诗,但先后不必依照原韵的次序。(字同、顺序不同)
依韵:根据他人诗所用的韵目写诗,具体韵字不必与原诗相同。(只需同韵即可)


 


步韵诗因为要步原韵韵脚,所以写来不免牵强而不很自然顺畅。吴乔《答万季野诗问》说:“步韵最困人,如相欧(殴)而自絷手足也。盖心思为韵所束,于命意布局,最难照顾。今人不及古人,大率以此。” 用韵和依韵相对来说灵活些。初学者可以用这个方法练笔,熟悉以后,就可以根据立意自己选取韵部了。


 

级别: 侠客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11-02

我开始写词的时候,直接参看前辈先贤,那时候啥都不懂,话说回来,现在看了龙的书,觉得跟自己揣摩的大致差不离,毕竟都是人,呵呵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级别: 侠客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9-11-02

那天说链接已坏,现在终于可以进来了


村夫、窗子开讲啦,我听课来了

级别: 小飞侠
发帖
1694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9-11-05
只是喜欢诗词,没想过去填词作诗,最近偶然题了一首词,选题是根据所表达的对象而定的,那是一个临江仙,那是我把对方想象成了一个临波仙子,故以此词牌名,不过选韵就不懂了,只知按步就班的依韵而下
平常岁月两心晓,淡泊情怀一路诗
级别: 贵宾
发帖
102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9-11-07
以下是引用平淡在2009-11-5 10:45:12的发言:
只是喜欢诗词,没想过去填词作诗,最近偶然题了一首词,选题是根据所表达的对象而定的,那是一个临江仙,那是我把对方想象成了一个临波仙子,故以此词牌名,不过选韵就不懂了,只知按步就班的依韵而下

平淡的方法还须先弄清词牌的由来,对于一些截取古贤作品中几字当作词牌的,大致是合用的。比如《忆江南》又名《春去也》、《谢秋娘》、《梦江南》等等,皆取自方家作品之中。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