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帮助
  • 3625阅读
  • 60回复

日记题材--玉树救灾记(原创,旧文,在线)

楼层直达
级别: 职业侠客
发帖
216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2-06-30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仓央嘉措

级别: 职业侠客
发帖
216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2-06-30
-------风景人事在路上,喜欢触动在心里!

级别: 职业侠客
发帖
216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2-06-30
发表于 2010-4-17 10:36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啊
不为修来生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明才那略带苍凉的嗓音为我哼唱着这首曲子,很动听。
她的情况你知道吗?
谁?我问道。
天水的萍,你真的忘了?
我哑然失笑,怎么能忘呢?
萍是我们大学期间的同班同学,也是明才一直苦苦追求的对象。
可就这个娇美、腼腆、矜持的女孩,最后竟然成了我的女朋友。
想起那会年轻且清贫的日子,真叫人怀念啊,明才说。
明才,到现在我才郑重给你道歉。
怎么?
那会,你睡得早,每次我睡之前,都要把我的臭脚放你鼻子上让你自由呼吸。
哈哈哈,我们一同大笑起来,爽朗的笑声响彻山谷。

级别: 职业侠客
发帖
216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2-06-30
生命72小时已经过去了。
现在救援到了灾后安排和心理抚慰阶段,救援我们没有工具。
军队救援速度很快,救援工具也很先进。
很多看似没有生命的废墟,被国家救援队的生命探测仪硬生生找到了。佩服可爱的子弟兵!
16日凌晨2点到了灾区。下车以后,这些志愿者特别兴奋,恨不得立刻投入救援。
于此同时,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陆续来到灾区。
先期和我们一起到达的有四川、陕西、新疆和青海各地的志愿者约400余人。
截止今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约有1000余人。
在路上,我们还看到不少志愿者一边开车,一边停下来分发矿泉水、食物。
下午三点,我们一行100余人被州政府指派到救援物资配发点装卸货物和运送伤员。
继续以上的故事,有喜欢的给个鼓励。

级别: 职业侠客
发帖
216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12-06-30
发表于 2010-4-17 17:21

叫人感动的是地震刚开始的时候,一个僧人救援队工作非常的努力。
本地的藏传佛教的僧人自发组织起来,有的还是活佛带队。
他们岁数都很大了,40多岁50岁还是坚持冲到前面去从废墟下面来拯救这个伤病员。
如果发现死难者,他们就给死难者遗体念经超度的仪式。
他们的工作非常出色,和武警官兵一起工作,甚至比武警官兵还要卖力。
很多上了年纪的僧人都是用双手一手一手的用砖头刨出来。
我们跟他们一块儿做了一会儿救援工作,我们觉得身体都受不了,强烈的高原反应。
当夜,我们和这些僧人以及其他志愿者一共救起三个人。
“千万别来送死”这是一位志愿者给远在湖南的一位志愿者发出去的短信。
这里的死亡并非被困废墟,并非山崩雪崩,而是低温缺氧环境中,高强度救援下的体力透支
这里白天最高15℃,晚上只有零下,一冷一热,还是雨夹雪!你还要在高原上跑5000米,然后不分昼夜的救人

级别: 职业侠客
发帖
216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12-06-30
外面下雪了,不大,但很冷。我们卷缩在车里,这是我们这几天的家。
越来越多的救灾队伍涌入这个弹丸小城,外面,已经交通管制了。
一遍一遍的听着那忧伤的歌曲,我们的心仿佛一下子掉到了冰点。
说点什么吧,甘孜州来的小吴说到。
我喜欢你们两个真男人之间的对话。我去给你们弄点酒。
小吴会藏语,但她是汉族。学的是心理学,第一时间加入到我们这个队伍的。
夜雪荒山,这简陋的车内,两个人把酒漫谈,话题涉及读书、爱情、童年、旅行……不觉夜深酒尽,醉意阑珊。
很多人事不是我不能说,而是我懒得说。今晚明才聊天,真是畅快。
在这种谈话氛围中,人如鱼游大海,自由自在,思路触类旁通。
人生的缘分真是难以言述。正应了那句话,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人,很奇怪,和心爱的人吵架,和陌生人谈心。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行旅,从生到死,慢慢消亡。
面对这场苦旅,我所努力的不过是苦中作乐而已。
坚决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很难实现。明才靠在椅子上闭上眼睛,对着窗外说话。
级别: 职业侠客
发帖
216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12-06-30
情到深处自销魂,凡事当假别当真,明才说。
你知道吗,藏族慢慢要消失了,不是在地图上消失,而是在文化上消失。
你是指藏族渐渐被汉化的意思吗?
不,藏族正在被汉族进行文化侵略。
任何民族文化的优与劣、发扬光大或日渐消亡,只与这民族是否努力创造和竞争能力有关,
好的文化是包容和相互融合的。现在的藏族小伙子学习汉语,着汉装,购买汉族的商品。
是他们认同汉族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追求自由舒适,甘愿民族同质化。
这怎么是汉族对藏族进行文化侵略呢?我回答到。
侵略不是单单指武力的,那种从经济主导的、政治上干涉的、文化上渗透的形式也是侵略。
汉族拥有比藏族先进的科技,经济、和绝对强势的政治权力。
你说的对,汉族是在科技、经济等方面先进于藏族,因为向往更进步的文明是人的天性。
当这种文明带来更舒适的生活方式的时候。人们会主动学习并接纳它。
就像现在汉族的很多年轻人向往欧美、日韩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因为他们喜欢,并且选择这样。这是他们的自由。
你说的也对,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表面。
你看那路上的标语都是汉语的,我们如果有什么事情要打报告,也必须写汉语。
藏文的不行,不会给你批。
这样下去,藏族必须学会汉语才能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
藏文越来越显得不重要了。
如果是一个好的政策,那么就应该鼓励藏族文化,给它生存和延续的空间。
文字,只有使用它,它才会延续下去。不给它使用的空间,迟早它就会消亡。
因为大部分人都是功利的,很多藏族也觉得学好汉语比学会藏语更重要。
当然,人都是实用主义者,如果藏族文化足够强大和优秀,相反,它可以来影响汉族。
他摇头,叹了口气:“比如说宗教,我的孩子在上小学,是的,学费都政府给免了。
但是我的孩子,回来跟我说,爸爸,你不要拜菩萨,这是迷信,我们的老师说的,让我们回家给爸爸妈妈宣传。
我们拜菩萨的时候,我的孩子,他不拜。
我们村里好多家长都这样给我说
。我们的下一代接受的是这样的教育啊。
如果我们藏族没有了宗教,还会是藏族吗?
就像一个人没有了灵魂一样,那他还是人吗?”
他停了停,又加重语气道:“如果藏族失去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失去了宗教信仰,那还是藏族吗?
我们藏族看似在经济上获得了利益,但是渐渐丧失自己最宝贵的东西。
而这经济上的利益也不是白给的,你看这一车车的木材,这一车车的矿产,都是从西藏往内地运的。”

级别: 职业侠客
发帖
216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12-06-30

看着我两的争论,小吴在后座上挣扎起来,气喘吁吁的说叫我两别争了。
我说,明才,你变了。
明才正了正说,只有和亲兄弟才会说这些,今晚,我遇到亲兄弟了。
明天我就要回去了,明才,愿不愿意和我到宁夏转转?
我知道你们明天要走,你有工作,家里也着急了,再说,这里国家救援很及时。
这么小的城市,容不下这么多人。
我们之前已经商量好了,明天下午出发回家,明才知道的。
她好吗?明才终于说出昨晚最想说的话。
我不是喜欢她,我只想知道她好吗?
明才口中的她,就是萍。
从毕业以后,就再没听到她的任何信息。明才说。
我知道,我扭过头看着窗外。
毕业以后,由于很多原因,我们没能分配在一起,你也知道。
之后,我们一直联系着,通过书信来往,直到她结婚以后,就没有联系了。

[ 此帖被清晨在2012-07-01 22:11重新编辑 ]
级别: 职业侠客
发帖
216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12-06-30
毕业以后,我通过一个qq好友找到了她的固定电话和手机。
她毕业以后,到天水北道##铸造厂,后来厂子改制了。
给了几万安家费,下岗。

再下来,就是给私企打工,做财务,也不错,收入还行。
她还说,她的父亲刚去世,母亲身体还可以。
她的父母你见过吗?明才看着我问。
恩,见过。
哦。我明显感觉到明才的脸涨的通红。
好了,好了,你们别说了,我不喜欢两个男人在我面前讨论别的女人。小吴大声说。
恩,晨,休息吧,明天下午你们就回了。
我不和你走了,我和你们到兰州,我回天祝,有机会我会去宁夏看你和嫂子的。
明才侧卧在副驾驶位置,闭上了眼睛。


级别: 职业侠客
发帖
216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12-06-30
那一天 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 蓦然听见 你诵经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我磕长头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我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轮回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天 我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我转山转水转佛塔啊 不为修来生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夜 我听了一宿梵唱 不为参悟 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 我转过所有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纹
那一年 我磕长头拥抱尘埃 不为朝佛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我翻遍十万大山 不为修来世 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那一瞬 我飞升成仙 不为长生 只为佑你喜乐平安
     ---仓央嘉措
  让我们一起送经,超度那些死去的亡灵。

级别: 职业侠客
发帖
216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12-06-30
发表于 2010-4-18 10:25
昨夜的一场小雪,已经早早停了。
(网老断,只能连续编辑了)
可天气依然寒冷。这里的氧气量只相当于平原地区的40%最多,人呼吸起来都困难。
生命到了最后的大营救。
小吴和其他志愿者出去发放我们带来的最后一批物资了,包括方便面、水、蜡烛、其他食品。
八吨重的物品被我们几天发放完毕。
我和明才懒懒的坐在车里,看着忙碌的人群。
曾经有杯水放在我面前,我没有喝,尽管我很渴
曾经有辆车停在我面前,我没有上,尽管我很累
曾经有个碗端在我面前,我没有捧,尽管我很饿
但是现在我精神生活很充实,我们帮助了很多人,我说道。
恩,晨,谢谢你。
我们只是尽力我们的能力,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
谈谈你吧,明才。
我?就那样,毕业以后工作了几年,原想当老师,可没那机会。
我本来可以继续到藏学院学习的,但没去。
你知道吗,我平时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摩托!我喜欢那种骑在风中的感觉。
可以忘记一切。夏天的时候,我经常骑车从拉萨到西宁。

级别: 职业侠客
发帖
216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12-06-30
发表于 2010-4-18 14:32

中午简单的吃了些方便面,为下午4点的返回做准备。
和我们一起返回的有甘肃,新疆,山西、陕西等地的志愿者一行100多辆车。
政府善意的举动我们理解,毕竟小城太小了,容不下这么多人。
(在线写,每写一句,编辑一下,老断线)
中午和明才,小吴,老孟等出去把散落在山间的不用的矿泉水瓶、白色垃圾清理了一遍。
装了满满一车,运回西宁。
我喜欢骑着摩托满世界的跑。明才说
我不知道想要发泄什么。
家庭呢?我问道。
之后我娶了一位当地的女子,也是藏族。
原指望,上大学能改变什么,可什么也没改变。
藏族的男人很喜欢你们汉族的女子,你也许不知道,就像你们汉族的女孩喜欢藏族男子的粗狂一样。
我的女人叫卓玛,好听吧,她就像雪山上的雪莲一样漂亮。明才的眼睛冒着火光,仿佛要融化这个世界。

级别: 职业侠客
发帖
216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12-06-30
发表于 2010-4-20 16:21
青海地震灾区夜空中,突见一名中年男子坐地掩脸痛哭,
身旁一本厚厚记事簿,就是他那首哀怨挽歌的谱曲。
微风吹起发黄纸页,一字一语记载的原来如黄金般珍贵——
那是捐躯救人英雄黄福荣两年前在四川汶川地震时,写下的救灾日记。
黄大哥啊,他生前常挂嘴边的一句就是:‘我活不长了。
年近40的阿忠在四川获悉黄福荣舍身救人,从四川赶赴青海玉树,欲见黄大哥最后一面,无奈抵达后黄福荣的遗体已运返香港。
只差一线未睹黄大哥遗容,阿忠伤心得不知所措,唯有独守黄大哥遗体曾经安放之处,独对“空棺”睹物思人。
男子汉泣天地惊动苍天,引来孤儿藏獒汪汪呼应。
只有月亮淡淡地照着他们,还有那个令人心痛的废墟。
在青海地震中舍身救人而遇难的港人黄福荣,其遗体在亲人陪同下,前日由飞机运往广州。
晚上经深西通道送返香港。
特区政府以2006年迎接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遗体的仪式,由警察仪仗队在西部通道口岸带领返港,并在灵柩盖上特区区旗。
连日来,黄福荣的事迹感动了香港,感动了无数国人。
行政长官曾荫权赞扬黄福荣为“香港的光辉榜样”,称他生前热心助人,无私和英勇的行为,令人肃然起敬。

级别: 职业侠客
发帖
216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12-06-30
发表于 2010-4-20 16:29

近日来,生离死别的场面见得太多
心情崩溃到了极点
许多的哭泣都发生在玉树和回归的路上
回来的路上,真想把车开到那云雾飘渺的山中
安静几日,努力把这篇文字记录完整。
不为别的
只是若干年后,随手翻来
能为生命的意义做个诠释

级别: 职业侠客
发帖
216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12-06-30
心底一直犹豫
或者坚持或者放弃
在这冰冷的时刻
我无法回避选择

所有的选择都是折磨
那折磨让我忘掉了长夜
也忘记了对明天的猜测

我不要猜测
只想一个答案
要么你给我
再一次伤害
要么
你给我,今世
永恒的快乐

2010年4月19日夜2000公里返回路上做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