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帮助
  • 2929阅读
  • 40回复

磕三国

楼层直达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2572
吾爱曹孟德,奸雄又若何?三分成霸业,史笔费消磨。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2572
只看该作者 40楼 发表于: 2020-10-11
徐奕,我真对此人无印象啊
逼着自己往下看
太祖对此人评价“”君之忠亮,古人不过也,然微太 严“”
我向来读书喜欢看注
果然有好发现
“夫以史鱼之直,孰与蘧伯玉之智”
史鱼、蘧伯玉均是卫灵公时,史鱼多次向卫灵公荐蘧伯玉
甚至死时嘱咐家人不要“治丧正室”。其实是以死谏卫灵公进贤去佞
后卫灵公果用蘧伯玉,远弥子瑕
这时又想到“以色侍人色衰爱驰”


崔琰、徐奕,皆一时清贵,以忠信显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2572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20-10-11
自找虐,不可活
级别: 管理员
发帖
13833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20-10-10
毛玠,以清恪称,雅亮公正。
魏国初建,为尚书仆射,典选举。
太祖宠临淄王曹植,毛玠谏曰“近者袁绍以嫡庶不分,招致覆宗灭国,废立大事,非所宜闻“”

崔琰死后,妻子等沦为官奴婢,时天不雨。毛玠言曰“不雨者盖此也”。太祖大怒。
收玠付狱。
时钟繇因此诘毛玠,毛玠一一以对。
有救玠者,免于黜,卒于家。
级别: 管理员
发帖
13833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20-10-10
孔融,许攸、娄圭,皆才大,然自傲自狂
言语不谨慎
以言见诛!
可见会说话多么重要
恃才傲物,于此可见一斑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2572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20-10-05
有些习惯  多少年过后依旧
听歌。。。
游走。。。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2572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20-10-05
好久没来刷
原是好久也没认真看书
这么久不过看了几页 也没时间写过来

明知是借口
却一任风流云散
怎样抓住时间的扫把
[ 此帖被小玉在2020-10-05 17:25重新编辑 ]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2572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20-06-28
荀攸,字公达,荀彧从子。(或比荀彧长六岁)
荀家果然是大族,这么优秀的族人。
董卓无道,荀攸、何顒等欲刺董卓,未就而觉,被收监。何顒自杀,荀攸饮食自若,会董卓死得免,驻荆州。
太祖迎天子都许后,征用荀攸为汝南太守,后为军师。
从太祖征张绣时,劝太祖缓军以待,太祖不从果然刘表救张绣,不利,后从荀攸计,大破。

征吕布时,太祖连战不拔欲退 ,荀攸与郭嘉共计太祖,趁吕布军心不振、锐气衰减时急攻,果然城溃,生擒吕布。
荀攸计斩颜良文丑,官渡时太祖与袁绍相持,许攸来献计,众皆疑,唯荀攸、贾诩劝太祖留许攸,后官渡果然以弱胜强,可谓识人矣。
后从太祖讨袁谭、袁尚,力劝太祖趁兄弟为乱时取之,天下大势定矣。
太祖赞公达:
忠正密谋,抚宁内外,文若(荀彧)是也,公达(荀攸)次也。
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不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
公达之奇计画策十二,钟繇知,撰集未就而薨。有人云,荀攸亡后十六年钟繇卒,撰荀攸奇策何难?
史不可推也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2572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20-06-28
把自己忙成狗的好处是没时间想别的
把自己忙成狗的坏处是没时间看书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2572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20-06-03
我超喜欢的荀彧呀
荀家,大族,祖父即知名当世。父辈更是牛,父辈八人号称八龙。其父济南相,叔父荀爽很牛,被董卓征拜,九十五日从布衣至三公.
荀彧少时,南阳何顒便言”王佐才也”.
袁绍领冀州,待荀彧为上宾.荀彧度袁绍终不能成大事,于是去绍从太祖.太祖大悦,言吾之子房也.
荀彧之计:说太祖在征讨陶谦以后深根固本,先除吕布定兖州;建安元年,汉献帝自河东还洛阳,劝太祖迎天子都许,这是多么重要的历史转折.官渡时曹操欲还,荀彧书信于太祖,奇计以弱胜强。官渡后太祖欲即刻征刘表,荀彧止太祖。
太祖在外征伐,军国事多托荀彧.
太祖问荀彧,谁可代卿,言“荀攸,钟繇”,其识人如此。
太祖迎天子都许后,袁绍各种挑衅悖慢,与太祖书令太祖不爽,但当时太祖势弱计不定。荀彧以四胜之说言于太祖“度胜,谋胜,武胜,德胜”,以定太祖之心。人云,君贵审才,臣贵量主,君臣契合如此。

太祖三番五次在汉献帝面前为荀彧表功“虑为功首,谋为赏本,野绩不越庙堂,战多不逾国勋”。言荀彧之“相为匡弼,相为举人,相为建计,相为密谋”,勋业多矣。

然终究是君臣离心。彼时已是太祖天下,董昭等欲进太祖为魏公,咨询荀彧,荀彧认为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甚不平,至高权力面前人是膨胀的。还有一事,就是关于汉献帝的伏皇后手书一事,荀彧先知未言于太祖,后恐太祖发觉遣书太祖,太祖心内恨之,而外含容之,外人不觉。
君王杀人于无形,太祖馈荀彧食,打开是一空盒,于是饮药而卒。
荀彧陈事,多以书,临薨,尽焚之,故奇策密谋不得流传。
果然荀彧薨后第二年,太祖封魏公。
荀彧其人,德行周备,非正道不用心,名重天下,莫不以为仪表,海内英俊咸宗之。
司马懿长叹,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



[ 此帖被小玉在2020-06-03 16:23重新编辑 ]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2572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20-05-26
夏侯玄,曹爽姑子,世称其名,奈何与曹爽近,匡弼非人呀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2572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20-05-26
曹家族人颇丰,且能征善战,胸怀谋略,得天下似乎是必然。
然后辈不继,以至于六传即亡
悲乎哉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2572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20-05-26
曹爽,曹真子,可怜曹真英明一世,竟生了曹爽这一祸害。不然魏武天下重写也说不定。
魏明帝曹叡在东宫时,就与曹爽亲善,宠有殊。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明帝因何宴、邓飏等浮华黜之。
等到曹爽秉政,重用这些浮华之辈,权倾朝野。在这些人进言下,曹爽上书改立司马懿为太傅。权势滔天,于是司马懿称病避之。
曹爽真的以为可以一手遮天了,人欲膨胀,天必祸之。
司 马懿准备了那么多年,潜藏了那么多年,终于等到机会。
桓范多次进言“总万机,典禁兵,不宜并出”,曹爽自大的不以为意。终于让司马懿端了老窝,且司马懿出师名正言顺。
该决不决必受其乱,桓范劝曹爽幸许昌,招外兵,以谋后计。曹爽贪恋,真以为司马懿不会杀他,还做着安享荣华的美梦。
司马懿岂是吃素的,谋划了多年,不一招致死焉能留活路。列举曹爽及何晏、邓飏等种种罪行,夷三族。
皆是好货之人,德薄位尊,沉溺盈溢,怎可做辅政之才。
可惜了魏武天下呀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2572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20-05-26
曹真,太祖族子。少孤,太祖收之与诸子同。
常猎,为虎所逐,射虎,虎应声而倒。
征刘备,征孙权,赫赫战功。诸葛亮围岐山时,曹真为督军,遣张郃击马谡,大破之。诸葛亮布局陈仓,识破,诸葛不能克。
后受遗诏辅政。
曹真本姓秦,为养子,其父与太祖善。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2572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20-05-26
曹休,太祖族子,十岁余丧父,独挟老母渡江至吴
太祖举义兵时,曹休易名来见太祖,太祖谓左右曰“此吾家千里驹也”。
后夏侯惇薨,拜为镇南将军,征东吴时为征东大将军。
二征东吴时,曹休与司马懿共征。曹休不利,休上书谢罪,帝礼遇愈隆,曹休因此瘿发后背而死。谥壮侯。子嗣。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